存储芯片,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进入主流资金的视野范围,在今年4月份的市场,市场就已经开始关注存储芯片了,只不过随后的持续杀跌行情,导致市场对存储芯片的逻辑存疑,市场热度下降。

7月13日存储芯片板块指数放量353亿上涨6.37%,并且突破了4月份的阻力区域,市场热度直接又起来。

存储芯片的行业逻辑:

一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存储芯片的需求

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:短期日度访问量为6000万次(ChatGPT-2000万次;Bing-4000万次),远期日度访问量为35亿次(Google-30亿次;百度-2亿次;其他-3亿次);每次访问平均提问次数为8次;平均每个回答生成词数为50词;训练使用数据量为推理生成数据量的1%;GPU算力利用率为35%。经过测算,ChatGPT短期/远期拉动算力增量分别为8.652E+21/5.047E+23 TFLOPS。进一步地,以NVIDIA A100产品为基准,假设GPU算力为19.5TFLOPS/s,单个GPU堆叠8个DRAM芯片,则短期/远期拉动DRAM需求增量分别为117384/6847104个。

如果不能理解上述的测算,可以这样理解:人工智能的计算量很大,会加大对GPU的需求,而一个GPU需要配上8个存储芯片。

二、行业周期性拐点来临

(1)供给端:大厂缩减资本开支,供需改善 

由于下游需求持续低迷,各大存储芯片大厂均纷纷缩减资本开支,三星、海力士、美光、铠侠相继宣布了减产计划,市场预期行业供需结构有望改善。数据显示美光2023Q1的库存周转天数环比下降,未来有望逐步回到健康水平,存储厂商有望迎来库存拐点。

(2)价格端:存储芯片价格探底回升

根据DRAMexchange的数据,2023年4月DRAM的现货价格跌幅较小且明显缩窄,部分NAND Flash的现货价格开始环比小幅上涨;长江存储已通知将针对企业级客户调升NAND价格3~5%。

海内外多家原厂2023年5月起先后涨价3%-5%,市场普遍预期本轮存储芯片周期下行已基本接近尾声。

调研机构集邦咨询近日下调了芯片的过剩情况,其对Q2季度的预测从0.9%调整至-1%,NAND闪存过剩率预估值从3%调整至-0.5%,意味着存储芯片从过剩转向了供不应求。

数据显示,DDR4现货平均价5月25日已涨至3.18美元,当日涨幅0%,周跌幅0.31%,月跌幅1.7%。

三、国产替代提速

2023年5月21日,“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”宣布,美光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,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停止采购。美光科技2022财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为228亿元人民币,随着美光退出中国市场,如果三星、SK海力士按照美国的要求不要填补中国市场,那这200亿的市场就完全给了国内厂商,国产替代将加速。

四、技术进步提升行业发展

高带宽存储器(HBM)是一款新型的高带宽、高附加值、低功耗、小尺寸的DRAM产品。HBM 融合了 3D 堆叠以及近存储运算技术,可消除内存受限、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处理与内存瓶颈,因此十分适合用于对性能要求高的计算系统领域,如:AI 服务器、超级计算机、机器学习、数据库加速、新一代防火墙和高级网络测试器等应用领域。

HBM DRAM价格是传统DRAM价格的5倍,性价比不高,所以截止2021年渗透率只有1%。

数据显示,AI 服务器用 GPU,主要以英伟达 H100、A100、A800(主要出货中国)以及 AMD MI250、MI250X 系列为主,英伟达占比约 80%,这些高性能AI芯片均采用HBM,因此 TrendForce 预计 2023-2025 年 HBM 市场 CAGR 有望达 40-45%以上。

五、业绩端开始体现

国外方面,美光第三财季营收为37.5亿美元,超过市场预期;同时该公司调整后的净亏损为每股1.43美元,低于每股亏损1.58美元。

国内方面,7月12日兆易创新的中报,Q2单季度利润1.9亿元,看环比增长27%左右。此前民生电子之前给的Q2净利润预期是1亿元左右,按此计算是超预期的。环比增长明显,半导体底部拐点没有被证伪,开始出业绩了。

存储芯片行业内主要公司信息:

香农芯创 300475

海士力是公司主要合作伙伴,并且和海士力成立合资公司,市场预期后期可能销售海士力的HBM产品。